前处理:
除锈:采用通过式自动抛丸除锈的方式,确保除锈等级达到Sa2.5级。此外,还需进行人工清理,利用压缩空气吹除工件表面的氧化皮、砂粒和粉尘,以达到所需的表面清洁度。
除油: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较高,工件表面残余的油污容易导致跑油现象,因此必须进行较为彻底的除油处理。通常采用全喷淋工艺,使用脱脂液和常温水洗,喷淋压力为0.2~0.3 MPa。
喷漆环境控制:
温度和湿度:喷漆过程中需控制环境温度在10~35℃,相对湿度在50%~75%之间。在北方寒冷地区,需配备加热送风设备,以保持喷漆室温度在15~28℃,湿度在50±10%的条件下。
通风:良好的通风是必要的,以确保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及时排出。
喷漆设备:
喷枪选择:根据涂装任务的不同,选择合适的喷枪口径。
底材处理:底材需达到Sa2.5标准,清洁无油污、锈蚀和尘埃。处理后的底材应尽快涂装,避免再次污染或氧化。
漆料混合与使用:
粘度调节:水性漆通常具有较高的粘度,建议按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比例进行稀释和混合。混合后的漆料应在2~3小时内用完,以防固化剂凝胶化。
保护措施:混合好的漆液应加盖塑料薄膜或其他覆盖物,以防表面结皮或污染
涂装后的处理:
闪干:喷涂后需进行闪干工序,使湿膜中的大部分水分挥发,一般挥发率可达95%~98%。闪干温度不超过45℃,时间为10~15分钟。
烘干:底漆和面漆的烘烤温度为60~100℃,时间为40~60分钟。常温下表干需30分钟,实干需24小时。